2019年7月11(週四) |
|||
場次 |
C1學生 |
子題 |
地理資訊系統智慧城市應用/設備與技術革新 |
主持評論人 |
林峰田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作者 |
13:30 ~ 15:00 |
具時序性之地形圖徵鏈結資料架構 |
楊錦松 |
楊錦松、洪榮宏 |
基於社群網路資料之旅遊區辨識 |
周映均 |
周映均、陳奕中 |
|
基於使用者興趣之個人化活動推薦系統 | 陳柏翔 |
沈怡妏、莊文明、李孟桂、陳柏翔、蔡盛宇、陳奕中 |
|
運用空間資訊與大數據建構門牌抽樣系統 |
鄭力誠 |
鄭力誠、王詠緹、劉冠毅、李玉亭、詹大千 |
|
開放資料模式之都會級智慧停車方案 |
吳亮瑜 |
吳亮瑜、曾義星 |
|
基於深度學習技術開發道路孔蓋影像之類型自動辨識系統初探 |
洪聖傑 |
洪聖傑、曾明性、林益州 |
場次 |
C2一般 |
子題 |
地理資訊系統智慧城市應用/智慧生活應用 |
主持評論人 |
周天穎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作者 |
15:30 ~ 17:00 |
地震衝擊資訊平台(TERIA)於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之應用 |
劉淑燕 |
劉淑燕 |
防救災資訊與地圖協作平臺-防災地方誌平臺開發 |
黃淳茂 |
黃淳茂、黃俊宏、張毓偉 |
|
地理資訊系統於避災規劃之應用-以地質雲為例 |
陳家生 |
陳家生、陳致言、陳玉鴛、鄭文昕、魏正岳、侯進雄 |
|
文化資產災防應用與開發 |
謝蕙如 |
謝蕙如、陳毓樺 |
|
運用地理資訊系統執行防救災作業研究-以開發工程車最佳路徑選擇為例 |
曾冠文 |
曾冠文、蔡明達、魏均達、劉中宇 |
2019年7月12(週五) |
|||
場次 |
C3學生 |
子題 |
地理資訊系統設備與技術革新 |
主持評論人 |
廖泫銘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作者 |
08:30 ~ 10:00 |
空間次序的權力展現-殖民時期大甲地區的權力地景變遷 |
劉庭羽 |
劉庭羽 |
因應狀況感知之多元地圖服務技術研究 |
何昕宜 |
何昕宜、洪榮宏 |
|
左營鳳山舊城歷史地圖、地理資訊系統及三維模型建構 |
林冠穎 |
林冠穎、曾義星、熊仲卿 |
|
校園胖卡之設置策略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 |
吳佩珊 |
王薏琳、陳奕中 |
|
以開源WebGIS實現救災資訊平台之互操作性功能 |
魏均達 |
魏均達、劉中宇、蔡明達 |
場次 |
C4一般 |
子題 |
地理資訊系統設備與技術革新/政府服務應用 |
主持評論人 |
蔡明達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作者 |
10:30 ~ 12:00 |
UAS熱影像結合Google Earth於泥岩邊坡的植生覆蓋率分析 |
陳建元 |
林召翊、陳建元 |
多目標地籍圖資應用系統與每日地籍圖更新機制建置 |
吳裕泉 |
吳裕泉、陳建鈞、黃國紋、張程皓 |
|
GIS應用在博物館典藏品文化路徑之研究 -以工藝中心為例 |
周一彤 |
周一彤 |
|
以AI輔助地質鑽探資料建檔欄位檢核初探 |
賴品妙 |
賴品妙、王炫詠、陳致言、鄭文昕、魏正岳、侯進雄
|
|
使用e-GNSS系統進行精準地籍查詢介接服務之研究 |
蕭世民 |
蕭世民、許峻榕、陳鶴欽 |
場次 |
C5一般 |
子題 |
地理資訊系統政府服務應用/產業提昇應用 |
主持評論人 |
鄭安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作者 |
13:30 ~ 15:00 |
宜蘭縣水工構造檢查地理資訊化之探討 |
徐輝明 |
徐輝明、鄧麗维、莊逸鈞、陳柏任、賴炳麟、鄭凱元 |
大數據環境對於地質圖資建置與流通供應之影響初探 |
徐永忠 |
徐永忠、陳致言、柯文浩、鄭文昕、魏正岳、侯進雄 |
|
禽流感風險因子分析與管理系統建置 |
許伯任 |
許伯任、陳益緯、黃妤婕、陳清瑜、郭鴻裕 |
2019年7月11(週四) |
|||
場次 |
D1學生 |
子題 |
地理資訊系統設備與技術革新 |
主持評論人 |
張智安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作者 |
13:30 ~ 15:00 |
應用卷積類神經網路於flickr資料之室內外辨識 |
王怡婷 |
王怡婷、陳奕中、郭巧玲 |
使用卷積神經網路進行地理資訊影像辨識 |
廖冠翔 |
廖冠翔 |
|
應用四元數與對偶四元數於相片方位的解算 |
林維宣 |
林維宣、徐百輝 |
|
微衛星序列影像自動化外方位參數估計 |
張雅筑 |
張雅筑、曾義星 |
|
應用類神經網路於植物高光譜特性之研究 |
游騰緯 |
游騰緯、李瑞陽 |
場次 |
D2一般 |
子題 |
地理資訊系統智慧城市應用/智慧生活應用/設備與技術革新 |
主持評論人 |
張彬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作者 |
15:30 ~ 17:00 |
運用小波模型擷取Youbike資料的長期變化趨勢並依此分析Youbike站點之特性 |
陳昱任 |
陳昱任、陳奕中 |
用於5G通訊網路之路徑分群演算法 | 王泰期 | 王泰期、方俊皓 | |
餐飲業存活的實體與數位空間分析: 以高雄市為例 |
陳建州 |
陳建州、沈大白、許晉雄 |
|
運用類神經網路於道路轉角特徵偵測 |
蔡明樺 |
蔡明樺、郭巧玲、陳恭平 |
2019年7月12(週五) |
|||
場次 |
D3學生 |
子題 |
地理資訊系統人文社會應用/自然資源應用 |
主持評論人 |
曾義星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作者 |
08:30 ~ 10:00 |
應用雙視窗同步系統整合照片及三維模型-以淹水管理為例 |
陳佳勳 |
陳佳勳、洪榮宏 |
多時期與多變數轉化偵測法應用於衛星影像輻射同態化 |
林柏毅 |
林柏毅、王志嘉、林昭宏 |
|
應用GNSS-RTK技術在古蹟工程3D LiDAR雷射掃描之研究 |
王建文 |
邱建華、王建文、黃立信、崔國強 |
|
應用無人飛行載具影像密匹配點雲推估花蓮地區楓香人工林蓄積量 |
黃睦宇 |
黃睦宇、黃上權、彭炳勳、魏浚紘、陳朝圳、陳建璋 |
|
運用深度學習於智慧農業調節之整合型系統 |
賴紫平 |
賴紫平、鄭宇哲、陳奕中、郭巧玲 |
場次 |
D4一般 |
子題 |
地理資訊系統自然資源應用/政府服務應用 |
主持評論人 |
黃立信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作者 |
10:30 ~ 12:00 |
土石流風險分析之不確定性初探 |
許志豪 |
許志豪、曹鼎志、黃全謚 |
石門水庫集水區環境監測及土砂變遷追蹤 |
陳俊愷 |
陳俊愷、林伯勳、陳智賢、白朝金 |
|
行動化災情資訊回報與綜整機制建置 |
劉致灝 |
劉致灝、李佩娟、蔣佳峰、傅金城、葉家承、張子瑩、蘇昭郎 |
|
以魯地圖作為山域事故搜救之應用 |
陳建忠 |
陳建忠 |
|
礦業地理資訊系統應用概述-礦區劃設與環境敏感地區 |
李文心 |
莊育賢、周羚翔、李文心 |
場次 |
D5一般 |
子題 |
地理資訊系統自然資源應用/設備與技術革新 |
主持評論人 |
崔國強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作者 |
13:30 ~ 15:00 |
語意地名服務網與應用初探 |
賴政宏 |
賴政宏、郭巧玲、廖泫銘 |
0823淹水災害事件之社群數據分析 |
蔣佳峰 |
蔣佳峰、劉致灝、李佩娟 |
|
應用共通示警協定發展國軍救災訊息整合圖台之研究 |
劉中宇 |
蕭宗翰、劉中宇 |
|
台灣物聯網數位基礎建設之設計與構建經驗共享 |
陳信憲 |
黃智遠、陳信憲、游輝宏、林錫慶、洪榮宏、陳美心、羅文珊 |
2019年7月11(週四) |
|||
場次 |
E1學生 |
子題 |
地理資訊系統設備與技術革新 |
主持評論人 |
陳奕中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作者 |
13:30 ~ 15:00 |
A Spatial Analysis of Bike Sharing Usage with Price Policy |
吳承諺 |
吳承諺、郭佩棻、邱垂盛、盧奕璇、何昕宜 |
社群媒體資料應用於標準化災害狀況通報之研究 |
黃琳皓 |
黃琳皓、洪榮宏 |
|
基於分散式深度學習計算框架之自動化參數調校技術於土地利用影像分類探討 |
洪嘉宏 |
洪嘉宏、曾明性 |
|
利用公車乘客歷史刷卡記錄推估澳門人流矩陣 |
洪婉菁 |
洪婉菁、張耿嘉、于騰硯、林玟均、陳奕中 |
|
全球蚊媒傳染疾病智慧監測預警系統架構 |
簡妙蓉 |
簡妙蓉、溫在弘 |
場次 |
E2金圖獎 |
子題 |
金圖獎得獎單位簡報 |
主持評論人 |
徐百輝 |
||
時間 |
15:30~17:00 |
2019年7月12(週五) |
|||
場次 |
E3學生 |
子題 |
地理資訊系統智慧生活應用/設備與技術革新 |
主持評論人 |
徐輝明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作者 |
08:30 ~ 10:00 |
以最近鄰地理加權回歸kNN-EGWR預測房價 |
陳柏宏 |
陳柏宏、楊承翰、朱宏杰 |
以資源描述架構探討跨域統計資料之流通 |
許育維 |
許育維、洪榮宏 |
|
以深度學習預測搭乘計程車需求數量—以台灣大車隊台北市內湖區需求為例 |
陳昱瑋 |
陳昱瑋、陳奕中 |
|
基於類神經網路之區域PM2.5預測 |
李東錡 |
李東錡、陳奕中 |
|
基於公車GPS軌跡之公車駕駛行為分析以澳門公車為例 |
李泊樣 |
李泊樣、陳奕中 |
場次 |
E4一般 |
子題 |
地理資訊系統政府服務應用 |
主持評論人 |
黃智遠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作者 |
10:30 ~ 12:00 |
基於詮釋資料之開放資料語意整合架構 |
周涵娟 |
周涵娟、郭巧玲 |
全國門牌位置資料庫疑義門牌類型之探討 |
李玉亭 |
李玉亭、郭巧玲、詹大千 |
|
GIS技術整合地方公所多元工程派工稽查管理之應用 |
閔怡瑄 |
閔怡瑄、陳建鈞、黃國紋、吳佳芸 |
|
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污水下水道營運管理平台建置 |
吳佳芸 |
吳佳芸、陳建鈞、黃國紋 |
|
以地理關聯性觀點探討維生基礎設施震後衝擊 |
吳佳容 |
吳佳容、許智豪、鄧敏政、柯孝勳 |
2019年7月11日(週四) |
|||
場次 |
A1科技部 |
子題 |
空間資訊科技學門說明會 |
主持人 |
蔡博文 |
||
時間 |
13:30~15:00 |
場次 |
A2科技部 |
子題 |
GIS理論與技術 |
主持人 |
郭巧玲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
15:30 ~ 17:00 |
開放資料時空語意整合與搜尋機制 |
郭巧玲 |
|
開放式智慧國土之感測物聯網基礎建設技術研發 |
黃智遠 |
||
距離參數理論導入空間固定效應-地理權重迴歸分析方法(SFE-GWR)之研究 |
江謝令涵 |
||
讓機器自動品管觀測雨量:基於巨量空間資訊與機器學習的異常偵測技術 |
楊勝崎 |
||
以空間思維為核心的地理資訊科學研究 |
蔡博文 |
||
台灣地球觀測資源整合策略研究計畫 |
陳明智 |
2019年7月12日(週五) |
|||
場次 |
A3科技部 |
子題 |
GIS應用一 |
主持人 |
郭巧玲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
08:30 ~ 10:00 |
洪災風險地圖之建立與應用研討 |
蘇明道 |
|
整合遙測及細胞自動機模型於地震型山崩之及時評估 |
吳秉昇 |
||
應用地理加權迴歸分析建立雜糧淹水損失函數 |
張齡方 |
||
台灣地區設計降雨量推估與空間變異分析 - 以事件最大降雨量為基礎 |
鄭克聲 |
||
應用空間資訊技術與土地利用迴歸以探討細懸浮微粒組成及環境綠蔽度對老年族群身心理健康之影響(II) |
吳治達 |
||
建立整合健康風險專家系統與雲端資料運算模型之健康環境智慧監測物聯網機制 |
林雪淳 |
場次 |
A4科技部 |
子題 |
GIS應用二 |
主持人 |
張國楨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
10:30 ~ 12:00 |
應用非監督式機器學習於多維度路網資料之探勘 |
張國楨 |
|
網絡的空間時間資訊分析 |
陳心蘋 |
||
不同類型性侵累犯之連續犯罪路徑時空分析及其相關環境因素 |
郭佩棻 |
||
結合地理資訊及社會感知於城市動態與土地使用偵測 |
朱宏杰 |
||
基於大量GPS路線的個人化路徑推薦研究 |
鍾毓驥 |
||
運用手機大數據探索行為人口之空間分布 |
詹大千 |
場次 |
A5科技部 |
子題 |
GIS應用三 |
主持人 |
盧道杰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
13:30 ~ 15:00 |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PPGIS)在保護區遊憩管理之應用、發展及深化 |
趙芝良 |
|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PPGIS)在臺灣社區參與自然資源經營管理的應用、發展及展望 |
盧道杰 |
||
向下紮根:以國民小學教學情境為基礎的地理資訊系統師資培育課程研發 |
丁志堅 |
||
運用時空資料分析探索美國大聯盟職業棒球數據資料 |
陳致元 |
||
以應用空間資訊技術為基礎的電子票券快速查核系統實作與研究 |
鄭育欣 |
||
可觸及的都市設計-以人本互動為核心與城市資訊模型為基礎的開放式創新設計平台研究 |
馬瑜嬪 |
2019年7月11日(週四) |
|||
場次 |
B2科技部 |
子題 |
跨領域:歷史與土地利用變遷 |
主持人 |
蘇明道 |
||
1. |
嘉南平原水文、農業空間及聚落生活空間之百年變遷與連動關係之研究。 |
||
2. |
運用空間資訊科技於考古遺址長期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蓋變遷之研究-結合制度經濟學與法律學之分析模式。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
15:30 ~ 17:00 |
嘉南平原水文變遷與土地使用、產業發展的模式:以嘉南大圳之北港、八掌溪及麻豆支線為例 |
孔憲法 |
|
近百年水利設施對嘉南平原聚落空間變遷之影響 |
吳秉聲 |
||
嘉南平原水文變遷與土地使用、產業發展的模式 |
曾義星 |
||
時空資訊處理的協同方法與系統 |
莊庭瑞 |
||
因應土地利用變遷之遺址土地使用與管制法制分析-公共考古學角度 |
何彥陞 |
||
應用數值航測技術與數位典藏歷史圖資於遺址土地利用變遷與文化層破壞偵測之研究 |
莊永忠 |
||
土地利用變遷下的考古遺址產權結構關係之探析-產權與公共財理論為中心 |
陳建元 |
2019年7月12日(週五) |
|||
場次 |
B3科技部 |
子題 |
遙測技術與應用一 |
主持人 |
林金樹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
08:30 ~ 10:00 |
結合衛星光學遙測與異速生長定律估測臺灣濕潤森林初級生產淨量 |
黃倬英 |
|
衛星遙測林木葉綠素含量的多光譜有效葉綠素指標之研發:由高光譜變動位置為基礎到多光譜固定位置為基礎的紅邊訊號指標模型 |
林金樹 |
||
以地形校正改善遙測技術估算崩塌地淨生產力之損失 |
王素芬 |
||
應用合成孔徑雷達影像建置事件型崩塌監測系統 |
姜壽浩 |
||
整合近景攝影測量和影像分析之河川沉積物搬運和侵蝕作用之研究 |
陳毅青 |
場次 |
B4科技部 |
子題 |
遙測技術與應用二 |
主持人 |
林昭宏 |
||
時間 |
論文題目 |
發表人 |
|
10:30 ~ 12:00 |
利用新一代向日葵八號氣象衛星於陳有蘭溪集水區雨量預報之研究 |
衛強 |
|
跨感測器光學衛星影像輻射同態化與土地利用變遷偵測系統 |
林昭宏 |
||
深度學習整合Spark計算框架於遙感影像巨量資料分析技術研發 |
曾明性 |
||
以人工紋理輔助攝影測量三維重建 |
趙鍵哲 |
||
結合街景測量車點雲與影像之深度學習於交通標誌萃取 |
張智安 |